10月27日,由我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和澳大利亚教育就业和劳动关系部国际教育司联合主办、教育部国际教育与咨询中心、澳大利亚驻华使领馆教育处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联合承办、上海大学协办的中澳国际学生管理与服务研讨会在上海大学隆重开幕。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有31名来自澳大利亚教育部及高校的代表,81名来自中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从事来华留学生工作的代表。
我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沈阳、澳大利亚教育就业和劳动关系部国际教育司副司长Di Weddell女士、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杨奇伟、澳大利亚驻上海总领事孔陶杰和上海大学常务副校长兼校党委副书记周哲玮先后致词。 沈阳副司长在致词说,中澳政府教育交流层次不断提高,领域不断拓宽,两国之间留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至2007年底,我国在澳留学生人数约为8万2千人,同时,有1464名澳大利亚学生在华学习。教育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已经成为两国关系中的重要支柱,澳大利亚已经成为中国进行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的重要合作伙伴。两国在国际学生管理与服务方面的经验交流,是双赢之举。 杨奇伟副秘书长在致词中首先对研讨会在沪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说,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高等教育始终坚持开放办教育,注意吸纳和学习世界各国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上海高校积极贯彻教育部“扩大规模,提高层次,保证质量,规范管理”的来华留学生工作方针,使上海来华留学生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他指出,国际学生是文化的使者,他们推动着校园国际化氛围的形成,也推动着教育管理者进行教学和管理的创新。随着上海外国留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摆在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与高校面前的各类问题也逐渐增多。因此本次中澳国际学生管理与服务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是上海难得的学习机会。澳大利亚在国际学生管理和服务方面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法规体系,积累了丰富经验。通过双方代表交流学习,互相借鉴,一定会对双方提升国际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Di Weddell 女士在致词中首先对承办和协办本次研讨会的中方各单位精诚合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她指出,澳大利亚政府十分珍视中澳两国之间多年中发展起来的成功的教育合作关系。现在在北京、上海、广州和香港四个地方都设立了澳大利亚国际教育司办事机构,保证了中澳政府部门之间、教育机构之间和两国人民之间的密切联系。过去六年中,到澳大利亚学习的中国学生人数迅速增长,使中国成为澳大利亚最重要的教育合作伙伴之一。越来越多的澳大利亚学生也选择中国作为理想的海外学习目的地。她表示,澳大利亚政府已调整政策并采取各种措施保证中国学生在澳大利亚学习期间得到很好的照顾和足够的帮助。本次研讨会是双方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合作并改进国际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极好机会。 周哲玮常务副校长在致词中代表上海大学五万多名师生员工对远道而来的中外客人表示最热烈欢迎,对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最热烈的祝贺。他介绍说,上海大学的办学目标是建成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其办学宗旨是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尽责,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人才。同时,学校也重视发展国际合作对象,已先后与澳大利亚UTS合作创立了悉尼工商学院和与法国技术大学集团合作创办了中欧技术学院。借此学习国外大学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及管理模式和财务制度。 上海大学吴松副校长、国际交流学院院长翁新楚教授、党总书记兼副院长及上海市留学生管理研究会秘书长沃国成、悉尼工商学院执行院长兼外事处处长龚思怡作为会议代表出席了开幕式及其后的大会和小组讨论会。 开幕式后进行大会发言。澳大利亚教育就业和劳动关系部国际教育司副司长、中国教育部来华处处长、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移民处公使、中国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外国人出入境管理处、北京邮电大学、教育部全国来华留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项目组、澳大利亚Ralliance有限公司总经理、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政府教育与早期幼儿发展部国际教育处国际政策与协作主管、北京市教委国际合作处、昆士兰科技大学校长、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五处、拉筹伯大学国际事务主任、北京语言大学留学生处、ACL有限集团总经理、Navitas有限公司常务总经理等分别作了有关国际学生管理与服务的研讨报告。每个报告后,与会代表都提出问题,请报告人解答或一起讨论。 大会第二天是分组讨论。全体代表分成三个专业小组,第一组为国际学生学业管理,第二组为国际学生危机管理,第三组为国际学生服务。每个组都有五个专题发言,发言后进行讨论。作专题发言的代表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上海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张树俊、澳大利亚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昆士兰布里斯班学院、澳大利亚大使馆移民处、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等。 本次研讨会开得非常顺利与成功,气氛热烈,富有成效,展示了代表们的观点、激情、责任、雄心、创新意识和远见卓识,促进了中澳两国国际学生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中澳两国虽然体制不同,文化不同,但在接受留学生方面所遇到的问题大致相同。各自的成果可以交流,经验可以借鉴,理念可以交换。这次会议将成为今后两国继续合作与交流的基础和新的起点。 (上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张锡九报道)